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
作者兰太
美国斯坦福大学到底有多厉害?
截至2021年,共有84位斯坦福人获得诺贝尔奖,排名世界第七;29人获得图灵奖,居世界第一;8人获得菲尔兹奖,排名世界第七。
2020-2021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声誉排名中,斯坦福大学位列全球第四,清华大学首次跻身前15,位列全球第14。
在美国新闻世界大学排名中,斯坦福大学也位列世界第三;QS世界大学排名斯坦福大学排名世界第二;世界大学软学术排名斯坦福大学排名世界第二。
在斯坦福大学的著名校友中,互联网界最著名的一个就是谷歌的两位创始人都来自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此外,耐克、雅虎、惠普等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创始人或CEO也毕业于斯坦福大学。
不仅如此,斯坦福大学80%以上的学科排名都在世界前8,比如数学世界第四,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世界第二。
斯坦福大学的表演艺术排名全球最低,仅排在全球第33位。
而在世界排名前五的斯坦福大学获得正教授职位(基本相当于终身教授)的难度有多大?
根据美国一些机构的统计,我几乎是在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做博士后,然后拿到助理教授的职位,这不是终身制。然后五六年后,差不多几个助理教授会竞争一个终身职位,而且不一定是正教授。
如果比赛失败,学校会给失败者一两年的时间去联系其他学校,换句话说就是给失败者一个体面的时间离开。
然后在斯坦福、麻省理工、哈佛等世界一流大学,能申请到博士的不超过5%,能在这些大学拿到教职的不超过8%。有百分之几的助理教授最终能击败至少四五个竞争对手,或者最多六七个竞争对手,获得终身职位?不超过15%。
然而,能获得世界一流大学教职的学者,99.99%至少有一个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学的博士学位。前面说过,这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录取率只有5%。
也就是说,能在斯坦福、麻省理工、哈佛等世界一流大学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的学者,无疑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学者。
据相关媒体统计,目前斯坦福大学共有29名中国教授。
这里所谓的中国教授,不是看国籍,而是看教育经历。所有在中国接受过高中和本科教育的中国学者,无论是否入籍,都可以被视为中国教授。
那么,这29位至少有国内本科教育经历的中国教授中,他们毕业于哪些学校呢?
清华大学不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斯坦福的29位中国教授中有9位是清华出身(至少受过完整的本科教育);
七位教授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四位教授来自北京大学。
清华、中国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加起来已经占到66%。
剩下的教授中,有两位是上海交通大学出身,剩下的7位教授分别毕业于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
在中国的29名教授中,只有2名教授在国内完成本科和博士教育后成功申请到斯坦福大学的教职。
其余的教授都在美国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但斯坦福大学的29位中国教授中,主要集中在“数学、物理、材料科学”等传统专业。计算机、电子工程、航空航天等世界排名前三的工程系,很少有中国教授执教的。
我不认为是美国歧视中国学者。其实计算机、电子工程、航空空航天这些工科专业在美国是最强的。事实上,中国一直是一个追赶者。中国也急需计算机、电子工程、航空空航空航天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在国内也能得到不错的待遇,没必要挤斯坦福的独木桥。
在斯坦福大学,有20位教授中国来自清华、中科大、北大,再次证明清华、中科大、北大是目前中国科研能力最强的高校,远超国内其他院校。
其实我想为清华、CUHK、北大说句公道话,说清华、CUHK、北大会为美国培养人才。这意味着清华大学、CUHK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大部分学生都留在了美国。
但根据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中科大、北大的毕业生来看,清华、中科大、北大出身的20位教授中国,主要从事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而没有在计算机、电子工程、航空航天空等热门工科系任教。
基础科学的成就可以让全世界平等享受。
例如,杨振宁教授因为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了诺贝尔奖。世界上所有的理论物理研究者都可以第一时间分享他的研究成果。没有宇称不守恒定律这种东西,是美国大学搞出来的。日本大学用不了这种东西。
目前我们国家虽然在科研上投入很大,但是因为我们毕竟不是发达国家,投入最多的还是应用科学和工程,基础科学的投入也比不上发达国家一流大学。所以,现阶段清华、中科大、北大在留学的时候留在美国一流大学做研究,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中国和全世界。
就好像教授回国了,以他的专业,他可能连西北都去不了,只能在国内的大学里做一个优秀的老师,那么他肯定做不到“宇称不守恒定律”,更重要的是杨-米尔斯方程,这些都可以称之为爱因斯坦的贡献。
这不仅是杨振宁教授个人的损失,也是物理学和人类的损失,更是国家的损失。
我真诚地希望,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这些中国教授中,会出现另一个甚至更多的“杨振宁教授”。
如果真是这样,那真是个人之福,中国之福,人类之福。
结束
参考资料:
美国科研靠中国人?我们统计了斯坦福大学的50个系,发现中国只有3.5%的教科研人员。作者:克拉克,来源:自媒体留学词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天成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jlks.cn/7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