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官方更改了一种外语的名称。
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6月1日报道,在土耳其的要求下,联合国将土耳其的外文名称从“Turkey”改为“Türkiye”。
不仅是土耳其,一些国家也因为各种原因修改和调整了国名。
土耳其早在去年就决定改名,因为不想被人取笑“土耳其”
土耳其《自由日报》6月1日报道,当地时间5月31日,土耳其外交部长卡武什奥卢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消息称,他当天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了一封信,要求将土耳其的外文名称改为“Türkiye”。
图:土耳其外交部长卡武什奥卢。图/IC图
Cavusoglu说:“在埃尔多安总统的领导下,土耳其发起的提升国家品牌价值的进程已经初见成效。今天,我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了一封信,要求在联合国将我国的外国名称注册为‘图尔基耶’。”
其实土耳其大概半年前就决定改名了。
去年12月,埃尔多安发布总统令,要求改名。埃尔多安认为,“图尔基耶”这个新名字可以“以最佳方式代表土耳其民族的文化、文明和价值观”。
在土耳其语中,土耳其的名字是“图尔基耶”。在英语中,土耳其的名字是“土耳其”。“土耳其”一词在英语中是“火鸡”的意思,在《剑桥词典》中被定义为“失败得很惨的东西”或“愚蠢的人”。这也是土耳其改名字行动的原因。
此前有媒体认为,土耳其要求更名可能不会一帆风顺,因为没有拉丁字母,这将导致相关国际组织很难更改注册名称。
许多国家已经改变或调整了他们的国名。
改国名,土耳其不是孤例。此前,一些国家因各种原因更改了名称。
有些国家改名是为了消除旧国名的殖民色彩,或者告别历史。比如斯里兰卡原名锡兰,是英国殖民时期的旧名。1948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后,该国通过宪法更名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再比如津巴布韦,改了“罗得西亚共和国”的旧称,因为“罗得西亚”是以当时的殖民者罗德斯命名的。
一些国家试图避免因名字相似而引起的争议。以马其顿为例。在与希腊长期争执后,马其顿改名为北马其顿,因为它的名字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相似。马其顿在寻求加入北约和欧盟的过程中也遭到了希腊的反对,因此被迫更名为北马其顿。
另一种情况是国家的地理版图发生了变化。例如,坦桑尼亚由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组成。1964年,两国合并,更名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有些国家改了名字,不是因为国家真的改了名字,而是出于一些考虑,做了一些调整。
最典型的例子是荷兰。2019年,多家外媒传出荷兰将更名为尼德兰的消息引发热议。CCTV.com等国内媒体发文称,荷兰不涉及国家名称变更,但将采用新的国家标志。
对此,中国驻荷兰大使馆也发表文章指出,荷兰还是原来的荷兰,荷兰的官方名称是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荷兰语是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英语是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简称荷兰,不是Holland。然而,多年来,荷兰国家旅游会议促进局(NBTC)在宣传荷兰时一直使用由郁金香图案和荷兰组成的标志。荷兰的新logo采用了大写字母NL和带有郁金香形状的Netherlands,取代了只有Holland的旧logo。此举旨在重塑荷兰的国际形象,进一步加强外界对荷兰的全面了解。
此外,使馆文章还解释了为什么中文名称是“Holland”而不是“荷兰”:16世纪,荷兰被西班牙统治,1568年爆发了长达80年的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战争。581年,北方七省建立了荷兰共和国,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的一部分。其中,荷兰(现分为北荷兰和南荷兰)是当时联邦共和国最大、最富、最强的省份,人们常用荷兰来指代全国。“Holland”的中文翻译来源于“Holland”一词。
比如“捷克共和国”曾经建议使用国家的简称。据新华社2016年4月报道,捷克总统、总理和其他政府官员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建议,在体育赛事、市场营销等不需要使用官方国名的情况下,可以在外文中使用(捷克共和国)的‘字名’。”“外交部将向联合国提出申请,以其官方语言将这个(官方)国名的等价(缩写)纳入数据库。”
捷克外长卢博米尔·扎奥拉莱克表示,政府之所以提倡国名缩写,是因为长期以来在国名的使用上存在“曲解和拼写错误”。比如捷克冰球队的队服上印有“捷克”,这是一个形容词。
新京报记者朱月红
编辑章雷校对李丽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天成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jlks.cn/4188.html